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在十八大结束后的第一个年末,通过与《财经》主笔马国川的对话,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推出新著《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显得颇具深意。 书名看上去似乎四平八稳,但无论从逻辑还是情绪上看,《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都...

类别:经管作者:吴敬琏 马国川
出版日期:2012.12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数:265ISBN: 9787108042088
定价:¥30.00版印次: 1
内容简介

在十八大结束后的第一个年末,通过与《财经》主笔马国川的对话,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推出新著《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显得颇具深意。 书名看上去似乎四平八稳,但无论从逻辑还是情绪上看,《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都是吴敬琏此前两本著作——《何处寻求大智慧》及《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的延续。对中国未来道路的选择,吴敬琏一直有着自己清晰而连贯的思路,即进一步开放市场并加速民主法治的进程,使中国的经济及政治体制,实现从威权发展模式到民主法治模式的转型。

章节目录

前言 第一讲 中国再度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 第二讲 苏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什么需要改革? 第三讲 1956年,中国改革问题的提出 第四讲 第一轮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第五讲 向国企放权让利的“市场社会主义”改革没有奏效 第六讲 农村承包开启“增量改革”新战略 第七讲 民营经济异军突起 第八讲 开放为改革增添动力 第九讲 双轨制的作用和它带来的问题 第十讲 1993年:经济改革进入“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第十一讲 构筑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基础 第十二讲 重建金融系统 第十三讲 回归公共财政 第十四讲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之路阻且长 第十五讲 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六讲 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 第十七讲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也搞不通 第十八讲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困境 第十九讲 中国会成为寻租社会吗? 第二十讲 重启改革议程

精彩片段

前言 1998年在纪念中国改革20周年的时候,我曾经借用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的那段著名的话来描绘当时“两头冒尖”的经济和社会景况:“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我们一齐奔向天堂,我们全都走向另一个方向。” 从那时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这种“两头冒尖”的状况却似乎愈演愈烈。 从一方面看,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的三级跳:从一个典型的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低中等收入国家,再进一步进入高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由于人口众多,体量巨大,它在全球事务中的分量也变得举足轻重,成为一颗冉冉上升的国际新星。 可是从另一方面看,图景却远不是那样美妙亮丽。 实际上,中国的改革还只是走在半途。它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仍然是一种半统制、半市场的混合体制,政府和国有经济虽然已经不再囊括一切,但还是牢牢掌握国民经济的一切“制高点”,主宰着非国有经济的命运。且不说现行的体制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即使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也呈现出一种缺乏规则和权力多方干预的“原始”状态。 在这种体制下,中国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矛盾也逐渐积累。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来,多方面的改革出现停顿甚至倒退的情况下,不但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使经济活动和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受到威胁、愈来愈靠货币超发和信用膨胀来维持GDP的增长,促使资产泡沫形成和资产负债表杠杆化等旧的疾患未除,而且腐败活动愈益猖獗,侵入社会机体的方方面面,贫富差别悬殊,使社会矛盾趋于激化,社会稳定面临破裂溃散的危险。 对于这种两极共生现象的存在,多数人都是承认的。但是,对于为什么发生这样的现象以及出路何在,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 一种先被叫做“北京共识”,后来以“中国模式论”闻名的观点对这种现象的解读是:中国能够创造如此优异成绩,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具有一个以强势政府和国有经济对社会的强力管控为基本特征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这种体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力地贯彻国家意志,因而能够创造北京奥运、高铁建设和一些地区GDP连续两位数的增长等“奇迹”。而且由于它能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狂潮中继续保持GDP的高速度增长,为世界市场提供了支持,更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各国的楷模。 至于中国社会出现的种种乱象,在这种观点看来,却是政府的掌控还不够全面有力,“举国体制”的执行还不够坚决彻底,因而市场自发力量还能够干扰国家意志的贯彻。由此得出的结论,自然就是应当进一步扩大政府的权力,进一步加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和进一步强化这种强政府、大国企,用海量投资支持GDP高速度增长的发展模式。 我们的看法和上述观点完全相反。 只要对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前30年和后30年的情况做一番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模式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获得良好成绩原因所作的解读,是完全无法令人信服的。如果说强势政府和国有经济的强力管控是中国经济崛起的秘密,那么,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拥有一个较之如今更为强势的政府和一统天下的国有经济,为什么中国人得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苦难,经历了一次大饥荒就夺去了成千万人生命的人间惨剧?相反,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后30年和始终未能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前30年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我们进行了改革,在原有的所谓“榨取体制”(extractive institutions)之外,以开放市场为前提的所谓“包容性体制”(inclusive institutions)也开始出现。 30多年来,虽然各个领域改革的推进程度并不相同,而原有的政府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还在一些重要领域保持未动,但这一轮改革毕竟使一个也对世界市场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局部地建立起来。 市场制度的建立解放了久为落后制度所束缚压制的生产力,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这具体地表现为:第一,改革为民间创业开拓了活动空间,使中国民间长期被压抑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积极性喷薄而出。到20世纪末,中国已经涌现了3000多万户的民间企业。它们乃是中国出人意料的发展最基础的推动力量。第二,市场的开放和民间创业活动的活跃,使大量原来无法流动的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能够从效率较低的经济活动流向效率较高的经济活动。生产要素大量向相对高效部门的转移所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第三,对外开放政策的成功执行,使中国能够利用发达国家储蓄率过低、投资缺口过大造成的机会,扩大出口,用国际市场的需求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从需求方面支持了产出的高速度增长。第四,实行对外开放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在人力资本投资还没有发挥作用、自主创新活动还没有开展起来的条件下,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装备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在应用层面上迅速缩小了中国与先进国家之间在过去几百年积累起来的巨大技术水平差距,使高速度增长得到技术进步的有力支撑。 从另一方面看,中国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正是由于中国改革尚未取得完全的成功,20世纪末期初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造成的。 这种不完善性主要表现为国家部门(state sector,包括国有经济和国家党政机构)仍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方面:(1)虽然国有经济在经济活动总量中并不占有优势,但它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commanding heights),国有企业在石油、电信、铁道、金融等重要行业中继续处于垄断地位;(2)各级政府握有支配土地、资金等重要经济资源的巨大权力;(3)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治基础尚未建立,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他们通过直接审批投资项目、设置市场准入的行政许可、管制价格等手段对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频繁的干预。 制度缺陷造成了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是中国迫切需要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或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迟迟不能实现,而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劳动者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变得愈来愈严峻。第二,权力对于经济活动的广泛干预造成了普遍的寻租环境,使腐败活动不可扼制地蔓延开来,深入到党政组织的肌体之中。 这一切足以说明,改革开放才是中国经济能够保持30年高速度增长的真正秘密所在。改革和一切社会演变相同,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能将市场化的改革继续向前推进,不但旧体制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劳动者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痼疾得不到消除,在经济效率由于前面讲到的生产结构变化和“适应性创新”而有所提高以后,随着城市化进入后期和中国产业技术水平与外国产业技术水平之间落差的大幅度缩小,如果不能找到新的支持有效率增长的来源,原有的生产率提高的势头也无法保持。这样,中国就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 特别严重的是,由于本世纪初期以来改革出现了停顿甚至倒退的倾向,这就使中国现行的“半统制、半市场”混合体制的消极方面更加强化。 事实上,这种“半统制、半市场”的经济体制一旦建立,就只可能有两种发展前途:或者是政府逐渐淡出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强自己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诸如市场监管和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的职能,逐渐成长为在规则基础上运转的现代市场经济,我把它称为法治的市场经济;或者不断强化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和干预,不断扩大国有部门的垄断力量和对经济的“控制力”,演变为政府控制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而在中国的条件下,由于从寻租活动取得巨大利益的特殊既得利益者必然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舆论工具竭力把社会拉向极“右”的方向。如果没有力量阻断这种进程,国家资本主义十有八九就会演化为权贵资本主义,即官僚资本主义或所谓“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值得警惕的是:根据中国的历史经验,这种权贵资本主义的极“右”发展,也可能引发打着激进革命旗帜的极“左”力量的兴起。极“左”往往是对极“右”的惩罚。在当今的中国,如果不能采取果断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措施来制止权贵对国库和各阶层人民的掠夺,纾缓社会矛盾,就有可能发生顾准所说“进化受到壅塞时的溃决”;而某些枭雄式的人物正好可以利用这种情势,用“打土豪、分田地”一类+极端“革命”的口号,误导深受权贵压榨因而热切希望获得公平正义的大众,把他们引向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歧途,使建设现代中国的进程遭到中断。 由以上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上。为了避免社会危机的发生,必须当机立断,痛下决心,真实地、而非口头上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建立包容性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实现从威权发展模式(authoritarian developmentalism)到民主法治模式(democratic developmentalism)的转型。在我们看来,这是中国唯一可能的出路。 “善未易明,理未易察”。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需要一切关心中国命运和前途的人们共同切磋,探求对“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的解答。我们希望在本书中通过两人之间的对话,展现我们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现实的观察结论,陈述我们探求中国如何平稳实现现代转型的道路所得到的答案。 吴敬琏:如果我们把按照政府制订的计划运行的经济都叫作“计划经济”,当然可以这么来称呼它。但是严格地说,这种分权的“计划经济”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了。计划经济的本来意思是说,稀缺的经济资源不是由市场交换中自发形成的价格来配置,而是由通过缜密的预先计算制订的计划来配置。然而这种计算必须而且只能由掌握全国供求信息的某个中央计划机关(论证过计划经济有效性的经济学家巴罗尼把它叫作“生产部”)进行。在地方分权的情况下,计划由许多个地方政府(中国有两千多个县分别制订。它们既不掌握全国范围的供求信息,也不可能进行全国范围的综合平衡。按照这种“计划”由各个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地配置资源,结果只能是一场靠行政权力争夺资源的大战。从配置资源的手段着眼,计划经济还有一个名字,叫作“命令经济”。与集权型的计划经济相比较,分权型的“计划经济”只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用政府的行政命令配置资源。所以,用“分权型的命令经济”来称呼1958年以后的中国经济,可能更准确一些。 还有一个因素也造成了1958年以后的经济混乱,这就是毛泽东一直认为,国家计委用苏联的办法编制计划,“摇计算机”,编平衡表,是搞“繁琐哲学”,计划委员会应该“抓大事”,“有五十个人就够了”。为此,他在1964年下令设立由20人组成的“小计委”,准备用“小计委”代替拥有上千工作人员的国家计划委员会。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