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细内容

《新编中国哲学史》是当今哲学大家劳思光先生在中国哲学方面最重要的著作。作者通过其独特的“基源问题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将上下数千年中国哲学的内涵,条分缕析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第一卷主要介绍古代中国思想及儒、道、墨、法、名等各家学说。第二卷主要介绍汉代宇宙论中心之哲学思…

作者:劳思光页数:1288分类:社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15.02ISBN:978-7-108-05232-2
定价:¥159.00版印次:1
内容简介

《新编中国哲学史》是当今哲学大家劳思光先生在中国哲学方面最重要的著作。作者通过其独特的“基源问题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将上下数千年中国哲学的内涵,条分缕析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第一卷主要介绍古代中国思想及儒、道、墨、法、名等各家学说。第二卷主要介绍汉代宇宙论中心之哲学思想、魏晋玄学与中国佛教哲学。第三卷上下主要介绍唐末思想之趋势与宋明理学的发展,以及明末清初的哲学思想、乾嘉学风与戴震的思想。其中每一章节都有深入浅出的说明,其内容正是中国哲学的深层内涵。

作者简介

劳思光,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989年返台担任台湾清华大学、政治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2年成为台湾“中研院”院士。他所著《中国哲学史》从1970年代初版至今,是完整探讨中国哲学史的巨著,成为港台文史哲科系学生的必备教材。2012年10月21日,劳思光在台北病逝 享寿85岁。著作包括《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四册、《康德知识论要义》、《历史之惩罚》、《中国文化要义》、《中国之路向》、《思光少作集》七卷、《解咒与立法》、《中国文化路向问题的新检讨》、《思辨录》、《思光诗选》等约三十馀种。

  目  录  

中国哲学史第一卷

论中国哲学史的方法——序言

壹 已往成绩之探讨

贰 中国哲学史的方法问题

叁 哲学史的任务与基源问题研究法

肆 中国哲学史的特殊问题

第一章 论中国古文化传统之形成

壹 略说古史资料及考证之设准

贰 古中国民族分布大略及殷民族之发展

(一)古民族之三集团

(二)殷民族略考

(三)结语

叁 殷周民族之关系及其盛衰

(一)略论周民族之起源及发展

(二)殷周关系

(三)周初之政治形势

肆 南北文化传统之形式及影响

(一)南方传统之形成及其特色

(二)北方传统之形成及其特色

(三)南北传统与先秦哲学思想

第二章 古代中国思想

壹 有关原始观念之问题

贰 古代中国思想之重要观念

(一)《诗经》中之“形上天”观念

(二)《易经》中之“宇宙秩序”观念

(三)《书经》中之政治思想

叁 附论原始信仰

(一)人格天观念

(二)中国古代之“神鬼”观念

(三)“命”观念

第三章 孔孟与儒学

(上) 孔子与儒学之兴起

壹 儒学之源流问题

贰 孔子之生平及其学说

(一)孔子之生平

(二)孔子之学说

(三)孔子学派与孔子遗留之问题

(下) 孟子之生平及其自处

壹 孟子之生平及其自处

贰 孟子之学说

(一)心性论

(二)政治思想

(三)其他理论

第四章 道家学说

壹 道家思想之源流及时代问题

贰 老子与《道德经》中之思想

(一)老子其人

(二)《老子》其书

(三)《道德经》思想大要

叁 庄子与《南华经》中之庄学

(一)庄子其人与其书

(二)庄子之思想

第五章 墨子与墨辩

壹 墨子其人其书之时代

贰 墨子之思想

(一)兼爱

(二)天志与权威精神

(三)尚同与国家论

(四)非攻、非儒、非乐——墨子之文化观

叁 墨辩

(一)墨辩之时代

(二)《墨经》中所涉及逻辑问题与名家理论

(三)《墨经》中之逻辑理论

(四)《墨经》中所涉及知识问题

第六章 荀子与儒学之歧途

第七章 法家与秦之统一

第八章 名家与名学

后序

书目略录

中国哲学史第二卷

中国哲学史第三卷

中国哲学史第四卷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